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江宁变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江宁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部折算的工分积累和凭票的配给制来满足;因此,除了少部分高端享受、奢侈品和娱乐所需之外,并不直接和外界的市场物价波动产生什么联系,也就自然没有什么

跌涨的的是概念了。

最后,仅有小部分掌握在屯民庄户手中的剩余出产,会流入地方自发形成的各种市场当中;虽然总体看起来盘子依旧挺大的,但在官府的调控手段下,却是已经不能

形成什么气候了,也没法掀起什么囤积居奇的炒作风浪来;因为地方市场虽然允许散售散卖的米粮,但是整体超过一百石以上的谷物经销,就需要向当地的市所报备

和申明用途。

夜幕降临的马车之中,我看着江宁城七门被封闭之前,最后一批送进来的消息文书,算是某种打发心情和转移一下有些不安的注意力。

主要是关于最后一片地区完成夏收情况的通报,相关人员自称是差点儿就再现了,当年天宝年间谷物丰产的盛况了。

“斗米五钱,青齐谷、栗三文”,这是天宝年间的盛世粮价最低时期的记录,为此官府的常平仓里粮食多的几乎放不下,而自此以后就在没有比这更低的记录了;不

过随着今年夏收的统计上来,淮北道及其延边各州的平均谷物价格,也由此出现了较大幅的下降;

其中按照徐州和青州境内的多点分别采样数据,当地粮食价格已经低到了一斗糙米才卖到十五文钱,如果是未脱壳的谷子,则只要十一二钱,如果是再粗劣一点的薯

毕竟,自古以来的乱世当中,能够让更多人有机会活下来,或是提供军队相应作战周期所需的粮食,始终是被重点管控的军事物资和战略资源之一,就算在淮镇也没

有例外。因此,所有民间自发形成的粮食买卖和流动,都被要求确保只能发生和消费在淮镇境内,而不许又丝毫颗粒通过非官方的途径外流。

不过在巨大的利益和差价面前,总会有愿意铤而走险的人冒出来,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其实是个严重得不偿失的事情。

干、地瓜米什么的,甚至只要七八文就可以买到一斗了;而淮北度量衡用的大斗,(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也就是将近三十斤的粮食了;放在平常的年景

里,足够社会最底层的一家五口人,搭配自种的瓜菜酱盐果腹而吃上十天半个月了。

比起全国其他对方动辄数十到上百文之间,乃至遇到灾害和动乱时动不动保障十几倍几十倍的波幅,简直是低廉实惠到不可与日而语了。不过,淮地的粮食价格低归

低,却是基本不对外流通的,也没有多少太平年景里关于谷贱伤农的说法;

因为通过规模化的集体生产和编管组织制度,大部分的粮食产出直接被以交公粮,和定向采购的方式在内部给消化了,而相应生产劳动人员的日常所需,则是通过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