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 第五百二章 根本3

第五百二章 根本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依旧按照国朝的州、县、乡、里各级的基本构架,只是在具体职能上有所添减和变化而已,因为被破坏的比较严重,因此可以尽量甄别和避免沿用本地旧有人员,来完成本军特色的地方行政建设。

按照归化,在新行政体系的最下层,以五百户或是两千口以上的大村为单位,建立派出人员组成的公所,以实现部分基层管理和监督的功能。

按照初步试点和规划,其中主要由退役老兵充任,管理日常治安的巡官;由初等官学的实习生轮流当任,负责简单户口管理和日常上报的司计;以及县上派出的,负责赋税徭役指派的所正,构成的公所三官。

这三官都有正式公俸和口粮,也有一定配额的公费支出,以招募一些临时帮手。只要保持定期的流动性,以及上下沟通的多向渠道,也足以满足日常的监督和制约需要,而不至于变成某个人无法无天,肆意妄为的小天地。

毕竟,所谓精干清明的行政体系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建立起来的。

当然,这只是相对稳定的基本盘,青、沂、淄、密、海、潍六州治下的规模。

东面的徐州,兖州一带,南面的泗州、宿州一带,北面控制的滨州和齐州部分地区,乃至西面正在开拓和整肃的登莱诸州,都不再此列。

而作为镇抚官,除了领军安民之外,我还有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附带职责,距离当初分镇一方的野望和期许,也是相去不远了。

如今,我们对于控制下的地盘,采取的是三分区渐进制:先是镇抚府直辖的编管区。

由本军派出的专业勘测队伍,从青、沂各州境内检括出来的大片无主之地,然后以类似后世国营农场和国营工场的简单模式,重新编排和招募人员进行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和劳作。

虽然我有得是后世各种行政和官僚体制的样本,但是要变成实际可操作的内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更何况以后世的经验教训来说,也许最先进未必是最合适的,以当代生产力为代表的经济基础,总是与相应的上层建筑,相互配套才能良好的运作。

有条件的话,我当然希望能够建立起,类似后世国朝直接动员到街道乡村的行政制度,但是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以这个时代生产力为基础的物资条件,现有的交通通讯手段,乃至我初见雏形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本无法满足也支持不起如此庞大体制基本需求。

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所谓村下三官,来行事部分有限的基层职能。不过,目前的三官,也只能配齐小部分而已。

其中又按照距离城邑的远近和交通便利的情况与否,分为用来安置伤残军人及军属军眷的荣养农场和荣军庄;作为地方未脱产预备役部队,在一些城郊和交通要点日常经营的军屯区;大量招募流民和无地乡人,以半军事化编列管理的连片民屯区。

这三者构成了镇守府名为核心区的基本盘,以牺牲部分日常娱乐和经济文化活动为代价,基本可以实现令行禁止,并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紧急动员,最大限度的压榨出相应的人力和资源来。

其范围,以青州境内及附近的若干个重点县,外加一些军事驻扎的要点附近为主。

其次是,在破坏比较严重的外州地区,由镇守府派人进行编户齐民之后,逐步重建起来一套简易行政体系的所谓改造区。

青州境内的许多亦有人耕作的土地,在战乱多年之后,这样就变成一笔烂账,因此用承认既成现实的一刀切为代价,进行强制性清丈到户的登记编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