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港娱:功夫之王 > 第134章 两年的约定

第134章 两年的约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这部电影太过山寨007,海外观众也不喜欢,两头不讨好,亏了个一塌糊涂。

但是他亏他的,两百多万的本埠票房也足够让白杨院线小赚一笔了。

杨叶可不是光赚一点电影票钱,快乐水和爆米花才是大头。

还有因为电影而带来的客源,使得东来广场生意兴隆,让杨叶大赚租金。

对了,叶志明还有个妹妹,叫做叶钰卿,是香港著名的一代艳星。

因为缤纷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票房成绩好,所以很快拉拢了一批西片院线加入,实际上就是形成了一条临时院线,叶志明甚至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联华院线。

在1977至1979年这三年时间,叶志明非常的风光,许多小公司的电影找不到院线上映,都会去找他求帮忙。

等到雷觉坤回过神来,自组金公主院线,首创取消包底,改为分成的制度,拿掉了套在小电影公司头上的枷锁,叶志明也就歇菜了。

不过现在这个时空,叶志明不用费这么多事,杨叶直接取消了包底制度,还创建了一条比嘉禾和邵氏更加先进的院线。

所以,叶志明就直接拿着他的电影到白杨院线来上映了。

……

杨叶家里,拍摄还在继续。

小明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吃晚餐,一边吃一边讨论小明发现妖怪的事。

缤纷电影公司出品的这部《狐蝠》,是首次由中国人投资制作的而在题材上走国际路线的一部典型的间谍动作片,是叶志明的一次大胆尝试。

因为他上次制作的那部《跳灰》,虽然本土票房很好,但因为纯粹的香港口味,台湾及东南亚对这类题材的电影不感兴趣,加上这些地区都很重视卡司,所以海外票房非常一般。

因此,叶志明产生了一个非常大胆而又具有野心的构想,他让这部《狐蝠》走国际路线,邀请好莱坞明星出演。

这样就可以打破卖埠的难关,有好莱坞明星,在国际上的卖埠价钱可以提高,而在香港本埠,也构成上佳的票房效果。

可惜的是,构想未必与事实协调,叶志明的步子太大扯着蛋,《狐蝠》投资太大,又过于迎合国外口味,香港观众并不买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