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二十二章 若再有战祸边衅,朕必永清草原大漠

第四百二十二章 若再有战祸边衅,朕必永清草原大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什么胡话,什么死呀活的。”万士和虚啐了一口,这谭纶说话就是怪,哪有咒自己去世的。

“哥,围绕吏部尚书的位置,应该会有一场血雨腥风的争抢吧!”朱翊镠满眼兴奋的问道。

“礼部无所谓,但吏部是张党的自留地,先生是不会让的。”朱翊钧摇头说道:“考成法是一切新政的基础,让你学大道之行你不学。”

“就是说不会有吗?”朱翊镠略有些失望的问道。

“嗯。”

朱翊镠想看热闹,但让他失望了,并没有围绕吏部尚书惨烈的党争,张居正在朝堂之上,依旧拥有着极为强悍的权威,吏部是没人能伸手的。

“王次辅忠君体国之心,朕早已知晓,朝廷财用日盈,这次就不必了,济民渠之事,仍要有劳次辅了。”朱翊钧对这件事认同,但对晋党买单不认同,晋党刚刚爆了一大波金币,都江堰济民渠朱翊钧已经非常满意了,晋党把主要精力投入济民渠就是。

逮着一只羊薅,会把这只羊吓跑的,等再肥点也不迟。

“臣遵旨。”王崇古俯首领命,他总觉得陛下不肯收这个钱,根本就是让晋党过個好年,吃饱喝足,再引颈受戮,但仔细一想,济民渠工期长达十年,济民渠修好之前,陛下应该不会杀鸡取卵。

总之,这不赚银子,心里慌,赚得多了,心里也慌。

廷议仍在继续,兵部汇报了今岁水师扩军的详情,水师从松江镇扩展到了松江、月港、广州三镇水师,而这三镇水师规模为松江镇三万,月港、广州各一万五千人,总计规模达到了六万。

全楚会馆,大明次辅王崇古、大司马谭纶、大宗伯万士和齐聚文昌阁内。

张居正要和其余两党的党魁确定吏部尚书的人选,这事宜早不宜迟,年前必须完成,迟则人心思动。

“让梁梦龙从大宁卫回京吧。”张居正确定了吏部尚书的人选,梁梦龙。

梁梦龙,张居正门下,蓟辽总督,梁梦龙在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那一年张居正刚刚回京,李成梁克平古勒寨,戚继光带领彼时只有一万的京营出塞至一片石再至广宁卫时,梁梦龙为总督军务,自此,戚继光每次出征,梁梦龙都是京营总督。

“不行!绝对不行!”谭纶一听就急眼了,他猛地站了起来说道:“梁梦龙在万历六年已经加兵部尚书,我要是突然死了,他该到兵部来!你江陵公一开口,就把他弄到吏部去算怎么回事!”

而大明水师数量,在三年内,会从三万扩展到九万,并且形成实质性的战斗力。

比较有趣的是,今年硝石的产量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从五十万斤,猛增到了253万斤,这个恐怖的数字,其实是73艘马船的咸砂,明公们对这件事心知肚明,但都是看破不说破。

工部奏闻了隶属于朝廷的造船厂、织造局、官厂团造、酒窖、明矾等诸事,大明今年的官厂仍然在以一种可怕的速度在快速增长,而匠人的匠户也从去年的十九万户,增长到了21万户。

大明的明公们终于有丝绸可以用了,丝绸的产量能够满足泰西大帆船的需求,仍有剩余,可以送到朝廷,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给京堂百官织造所用。

廷议的内容很多,一到年关,这廷议的时间都会延长一些,朱翊镠觉得无趣,终于在他忍不住打哈欠的时候,漫长、枯燥而无聊的廷议,在臣等告退的声浪中,结束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